今天看了雲門舞集2第一次來港作商業公演的<5PART舞>,在記憶褪色前,容我記下一點點感想。
<5 PART舞>顧名思義,由4個<舞門2>編舞家所編的5隻舞蹈作品串連而成,分別是<TANTALUS>、<TA-TA FOR NOW>、<出遊>、<流魚>和<牆>,幾個作品獨立成篇,互不從屬,異於我們常看的長篇舞作,這5隻舞節奏緊湊、高潮迭起。整個表演期間,我最強烈的感覺是那擋不住的力量。
1999年創立的雲門2是雲門舞集的新力軍,今天親眼看到,才明白他們年輕到什麼地步。編舞的是年輕人,其中編<TA-TA FOR NOW>和<流魚>的黃翊,今年才27歲,編第一隻舞時只有24歲。 文化中心劇場不大,射燈照亮了台上13個舞者的臉,看起來都是不過30的年紀,他們全身煥發出一種不可束縛的力量。
黑漆漆的舞台,沒有半點佈景。他們就在燈光和音樂的襯托下起舞。比起雲門常見的題材(中國文化、傳統、自然等),今次看到的5隻舞作在概念上都很抽象,只能隱隱意會到編舞者和舞者想傳達各種在現代社會中的不安、疏離、迷失等感覺。對,只有感覺,大抵舞者們也仍在揣摩舞蹈以及人生的意義。是以<5PART舞>給我的印象是很實驗性的、很獨創性的,每隻舞都強烈表現了編舞者獨一的世界觀和藝術表現手法,內容也很貼近後現代社會的不安和衝突,不同於雲門常見的那種復歸自然觀、傳統文化和沉著的氣度。
自己最喜歡的是布拉瑞揚編的<出遊>。這個台灣原住民(排灣族)的編舞者,在開始前如此介紹說:「不用硬是去用力明白這只舞說什麼。我編的時候仍不清楚我要說什麼。到今天我仍一起坐在觀眾席,想想我要表達什麼。看不明閉上眼養神也沒關係,因為音樂很好聽噢!」,仍是雲門眾人那一貫謙遜的態度。
場刊則這樣介紹<出遊>: 「在這齣超現實舞作中,舞者穿衣、脫衣,徘徊在陰陽臨界點,神秘、懾人…」
整隻舞由始至終充滿張力,沒有喘息空間,一女孩被一群人追蹤著,把衣服強穿在她身上,又大力拉扯,不斷穿和脫。而一個撐傘的白色”人”在附近徘徊,不知是人是鬼,抑或是地獄的使者。不久,女孩似乎已捲入地獄,無力再掙扎,失去了氣息,被白布蓋起。而原本追逐少女的四人,開始被不明力量拉扯,也開始脫衣、糾纏、掙扎,四周煙霧升起,白布飛揚。最後所有人不知魂歸何處,只剩下白衣的使者為所有人送行。
當然,以上只是我的解讀。每個觀眾肯定讀到不同的東西。 相同的是,我們都感受到那強烈到令人窒息的張力。 5隻舞、12個舞者,他們年輕、躍動不安、熱血沸騰,他們在台上的肢體語言、表情、聲音,無不傳遞著大量的情感,想觀眾領略、接收。 說真的,每支舞都節奏緊湊、高潮迭起,其實很累人。用我們平日的話,就是「很CHUR」。氣氛上,張力一直維持在高點,像一直掐著你的心房;動作上,舞者活力充沛,穿梭在舞台所有空間,觀眾眼球有時追不及那些身影。老實說,我到最後一支舞都忍不住打瞌睡了,眼睛太累,也有點消化不了訊息。
不過,總括而言,我還是很珍惜這群年輕舞者和編舞者的用心演出。這個表演對我而言是次很新奇的體驗。無論在肢體語言上,還是他們都表現手法上,都令人耳目一新。不禁想:噢!原來舞可以這樣跳的!
表演之餘,編舞者更走出台前,細說一支舞背後的故事,讓人看到舞蹈背後的人在想什麼。舞者和觀眾的關係一下子拉近了很多。此舉看得出他們的真摰,他們都是熱愛舞蹈,熱心分享的一群。藝術最貴在真,很多職業舞團,都慢慢失卻了這種真誠和熱血。他們固然仍有很大進步空間,但他們的重要性卻不容抹殺。這些實驗性強、敢於創新的舞者,對舞蹈藝術的發展極為重要,特別是確保表演的多元性。他們亦將是未來舞蹈界的棟樑,真誠祝福他們繼續發熱發亮。
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。
回覆刪除